10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前往成都市技師學院調研,強調要緊扣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水平,為成都經濟社會特別是重大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技工人才保障。
市技師學院建于2009年,是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第一所技師學院,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就業率達98%,近三年已向我市各行業輸送萬余名高技能人才。學院緊密對接市場,與西門子、莫仕等知名企業開展訂單培養,輸送了一批高素質專業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調研結束時,黃新初說,勞動人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作為掌握了先進制造技術的技工人才,更是成都產業向高端轉型發展的寶貴財富。在產業技術不斷革新、新興產業競相發展的今天,職業技術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市技師學院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管理為基礎、以就業為根本的理念,緊扣我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特點,堅持開明、開門、開放辦學,積極加強交流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培養模式,同步提升學院的技術教育和素質教育水平,為成都“產業升級”戰略實施輸送更多技術過硬、德能兼備的優秀技工人才。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委托第三方評價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和上海教科院聯合發布《2014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年度報告》認為,中國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持續提高,畢業生月收入增長“跑贏”CPI,畢業生3年后收入翻番,增速高于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水平,且有六成實現了職位晉升。報告還顯示,近兩年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上升,2013屆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90.9%,比2012屆上升0.5個百分點,比2011屆上升1.3個百分點。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7月1日,201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超過70%。據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針對2014年大學本科生月薪發布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本科畢業生人數為720多萬人,平均月薪是2443元。
一些大學畢業生紛紛放低身段到技?!盎貭t”。青島技師學院于2009年開設了全國首個大學生技師班,首批招來48名大學生“回爐”。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生江文龍,就是其中之一。畢業后,他們紛紛成為企業骨干,工資近萬元,很多人覺得這趟“回爐”值了。如今,技師班已經是第三次招生,有的30多歲了也來報名。這一現象正日益顛覆傳統的就業觀。
核心提要
10月11日,在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將一只魯班鎖現場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當默克爾從李克強手中接過精巧的“魯班鎖”時,釋放著一個顯著的信號:全球最大制造國與最精良制造國之間的合作,令人期待。
選擇“魯班鎖”作為禮物,顯示了總理對“中國制造”的一種更高期許。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使中國制造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邁進,“德國制造”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楷模。
這件由3名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用德國機床制作的精美物件,體現了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而在這背后,則是年輕的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未來新型的產業工人,傳遞出“中國制造”的信心。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積極推進“再工業化”,力圖在新的技術平臺上發展新興產業部門。對于成都而言,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必須轉變,正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力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從“成都制造”到“成都智造”,職業教育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將為成都經濟社會特別是重大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技工人才保障,為打造成都經濟升級版提供強有力支撐,從而助推成都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
半年后就業率
2013屆90.9%
2012屆90.4%
2011屆89.6%
追問1
選擇職業教育,就不能“出人頭地”了嗎?
處在產業轉型升級期的成都,面臨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對職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和素質的需要日益增加。就業率高、專業實用性強,選擇就讀職業院校已經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的共識。
“一提到職業教育,很多人不屑一顧,認為初中畢業以后升入高中,再進入普通高等學校深造,這才是人才成長的必由之路。只有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才會接受職業教育,將來也不會成大氣候?!比珖f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蘇華認為,目前,我們面臨著人才供應和需求的結構性錯位,按照學術型、研究型方向培養的大學生就業難,高技術人才卻需求大。
當前,成都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期,許多企業面臨高技能人才缺口,對職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和素質的需要日益增加。
據2014年第二季度成都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分析報告顯示,各級別的技能人才供不應求,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技術等級有要求的占總需求人數的55.09%。其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職業資格五級(初級技能)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需求比例居前三位,分別為18.69%、14.83%和8.61%。
報告還顯示,企業所提供的崗位從單純的體力勞動型向專業型、技能型轉變,而求職群體整體的職業技能很難滿足企業要求。具備初、中級職業技術資格的技工需求量大,現有求職者無法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長期處于供需脫節狀態。
“本科畢業工作難找,還不如學門技術更有保障?!甭殬I院校因為就業率高、專業實用性強,已經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的共識。今年7月,來自遂寧的新生聶勝勇被成都大學小學教育專業成功錄取,但他毅然選擇報讀位于成都高新區的一所職業學院。聶勝勇說:“自己的志向在于應用技術方面,比起純學歷,我希望‘學歷’和‘技術’可以兼得?!彼南敕ㄒ驳玫搅烁改傅闹С?。
學生、家長觀念的轉變,讓職業院校獲得了新的發展機會。在成都高職高專院校開學季,新生報到注冊率再創新高,普遍超過85%。由于近年高職高專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向好,報考學生和報到學生都在持續增加。不僅如此,不少考上二本、三本調檔線的學生紛紛放棄報讀本科,轉而填報熱門的高職高專。這在前些年是不可想象的。之前,由于本科擴招,擠壓了??茖W校招生空間,新生不來報到,要么復讀,要么外出打工,使得職業院校的生存陷入困境。而現在,超過85%的報到率讓高職高專院校備受鼓舞。
在就業市場上,職業院校畢業生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3年前,還在普高念書的江云彬,因為家庭原因選擇了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汽車與維修專業,這個只有15歲的小伙心里特別不愿意。然而3年后,當他就職于一汽大眾,手里拿著每月5000元的工資,心里十分慶幸自己是一位“現代學徒”。憑借技術過硬、管理能力強、為人誠懇,不到一年,江云彬便成為了車間的代理班長。
來自市教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中職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16.6%,進入規模以上企業的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69.9%,進入成都市六大重點產業的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37.3%。
8月15日,成都市決定成立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推進小組,分別成立頁巖氣產業、節能環保裝備產業、信息安全產業、航空與燃機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小組,全力推動高端成長型產業加快發展。高端成長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支撐。未來,高技能人才在成都將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追問2
職業教育學生能否打破成長的“天花板”?
為更多有需求的職業教育學生提供升學、進修等“一站式”培養渠道,逐步建立起中職、高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有效銜接,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搭建起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橋”。
“我們專業技能學生就業比較容易,但我也希望學生能到高一級的學校繼續深造?!泵慨斉R近三年級秋季開學,四川信息通信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班主任張老師就特別糾結。讓她為難的是,如果鼓勵學生繼續深造,學生將承擔可能考不上高職耽誤實習就業的風險。張老師遇到的困惑,也是許多想要繼續深造的職業院校畢業生面臨的困境。此外,職業上升渠道不暢通,也導致部分學生和家長選擇了放棄。
據一項調查顯示,60.75%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升本科,只有4.19%的人認為??茖W歷足夠或沒有必要再參加考試。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最大的制度缺陷是大專以上幾乎沒有學歷上升空間。打通職業教育的上升渠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橋”,才能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職業教育層次上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從國外來看,瑞士構建了完整而又互通的兩類教育體系,類似于我國的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這兩類教育體系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是完整性,體現在初中階段就對所有學生開始實行粗線條職業導向,經過高中和職業高中都可以進入相應類型的高等教育。二是互通性,聯邦高中畢業的學生可以上大學,也可經過加試職業技能考核后上應用技術大學(約占10%);職業高中畢業的學生可以直接上應用技術大學,也可經過加試學科知識考核后上大學和聯邦理工大學。三是等值性,聯邦政府明確規定,兩類教育體系同層次的教育文憑是等值的。平等互通的教育體系造就了瑞士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整體認同,如果高校是瑞士的大腦,那么職業教育就是瑞士的雙臂,它們共同撐起了瑞士。
為了打通職業教育的上升渠道,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今年6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將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打通職業教育學生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橋”,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據統計,去年全國高職院校共招生318萬,其中144萬人是通過非高考形式錄取。今后??茖哟蔚母叩嚷殬I學校要逐步擴大中職學校畢業生招生比例,本科學校要逐步擴大面向高職學校和中職學校學生招生比例。
8月,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中職高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四川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意味著,未來從中職讀到高職,再讀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有望實現招考貫通。針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考試升學,將有更多機會和更具有針對性的“一站式”培養渠道。
為了滿足職教學生的需求,今年,經省教育廳批準,西華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成都信息工程技術學院5所高校,單列計劃、單設招生院校代碼錄取,與高職院校、企業聯合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5所高校共拿出13個專業,總計劃招收650人。培養模式均為“1+3”,即學生先在本科學校學習一年,再去高職院校學習3年,還須到企業累積實踐滿一年,才能畢業。畢業后經企業考核,合格者將優先被合作企業錄用。
追問3
職業教育能否撐起成都產業發展的需要?
成都將緊扣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積極出臺多種措施,借鑒國內外先進培養模式,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水平,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技工人才保障。
“‘中國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職業人才的差距?!苯衲?月,市教育局副局長姚凱在首屆成都職業院校與在蓉外企合作交流會上介紹說,成都現有市屬職業學校83所,中職在校學生30.3萬余人,每年職校畢業生有8.8萬余人,但畢業生總體就業層次不高。隨著成都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對大批高素質產業人才需求的空缺愈加凸顯,職業教育對成都未來的發展就更為關鍵。
成都將緊扣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積極出臺多種措施,借鑒國內外先進培養模式,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水平,為成都經濟社會特別是重大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技工人才保障,為成都“產業升級”戰略實施輸送更多技術過硬、德能兼備的優秀技工人才。
為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成都出臺相關政策,明確企業在聘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可分別享受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同等工資福利待遇。同時,企業在與技工院校畢業生協商確定初次就業待遇水平時,對取得高級工、技師(或預備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可分別按不低于大專和大學本科畢業生待遇水平確定。
據介紹,成都每年將組織百名企業青年職工,免試就讀技工院校,其中具有中級工以上職業資格的企業職工,可免試就讀高級技工學?;蚣紟煂W院。各技工院校對脫產學習的企業在職職工,可注冊為正式學籍,并按規定免收學費,學習職工同時享受國家助學金補助政策。
此外,成都還借召開中職校企合作國際論壇之際,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國際化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國外職業資格認證,引進國際化課程;與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機構共建實訓基地;鼓勵學校與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開展聯合辦學、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以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為例,在該校與英國諾丁漢中央學院舉行的IMI國際合作項目頒證儀式上,75名畢業生被授予了由英國汽車工業學會(IMI)認證的IMIAL職業資格證書。凡是進入該項目學習的學生,完成規定課程與學分,達到中英雙方要求,并獲得IMIAL二級輕型車輛維護修理Diploma類職業資格,由中方頒發中專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英方保證提供知名汽車廠家頂崗實習和工作的機會。
通過項目的學習,學員的職業精神與技能都在飛速提升。國際化的教育模式、項目的引進,為成都積累了一大批高素質國際化技術人才,從而提升了成都的國際競爭力。
為了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成都印發了《成都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研究制訂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結構的意見;研究制訂市屬高職和中職院校依托專業職教集團主動對接區(市)縣中職學校,接納中職學生到實訓基地實習、實作(就業)的工作方案,形成“3+N”育人機制;建立校企合作聯盟3個,建設5個生產型實訓基地,建立3-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