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現就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意義
1.深刻理解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地位。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和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職業教育必須加快改革創新,全面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能力。實踐證明,開展集團化辦學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促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的重大舉措;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職業院校治理結構,健全政府職業教育科學決策機制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多樣化成長渠道的重要載體;是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同步推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要把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作為重要方向。
2.準確把握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面臨的形勢。近年來,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在各地得到快速發展,態勢良好,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規模、效果明顯、影響廣泛的職業教育集團,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育人、合作發展上的優勢逐步顯現。同時也要看到,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基礎還比較薄弱,行業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成員合作關系不緊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健全、支持與保障政策不完善,集團化辦學在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要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積極爭取各方面支持和參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
3.明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要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引領,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機制為重點,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引導作用,本著加入自愿、退出自由、育人為本、依法辦學的原則,鼓勵國內外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職業教育集團,探索多種形式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創新集團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全面增強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活力和服務能力。
——擴大職業教育集團覆蓋面。到2020年,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參與率進一步提高,規模以上企業參與集團化辦學達到一定比例,初步建成30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骨干職業教育集團,建設一批中央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的職業教育集團,教育鏈與產業鏈融合的局面基本形成。
——健全職業教育集團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集團內部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提升內部聚集能力,促進集團成員的深度合作和協同發展。探索集團內部產權制度改革和利益共享機制建設,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試點。
——提升職業教育集團服務能力。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技能人才終身發展需求,大力發展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職業教育集團,大幅提升集團的人才培養水平、經濟貢獻份額和協同發展能力。
——優化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環境。強化省級統籌和部門協調配合,完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支持政策,在校企合作、招生就業、對口支援、經費投入、國際合作等方面予以傾斜,形成深入開展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環境。